课程考核
考核方式
大学学习期间,每一门课程均需要进行考核,评定“绩点”。通常而言,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多种多样,但均可粗略分为“平时成绩”与“考试成绩”。总评成绩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的合成。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会在第一次课上公布。
- 平时成绩: 俗称“平时分”,即在平时日常学习过程中,完成课程相关任务所获得的成绩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平时分占比通常较低,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平时分占比通常较高。
- 考试成绩: 一般指在期中考试(部分课程有)和期末考试(绝大多数课程)中获得的卷面成绩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考试成绩占比高,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试成绩占比一般较低。通常而言,“期中+期末”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%~70%。
平时成绩
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通常会考虑以下内容:
- 课程考勤、签到、点名情况;
- 课堂互动、上课提问、即兴展示等;
- 课程的平时作业;
- 课程论文/报告:写一篇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论文,开展与课程相关的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,读书并撰写读书报告等,常见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及相关通识课程;
- 课程作业:俗称“大作业”,通常需要通过设计、写代码、实验等实现一个项目,常见于工学、信息学、设计学等类型的专业,通常难度较高,需要小组合作;
- 实验报告:常见于实验性课程;
- 课程展示/答辩:俗称Presentation,简称Pre,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,制作PPT进行展示和答辩;
- 其他具有课程特色的考核方式:如情景剧表演、外出实践等。
以上考核方式,一门课不可能全部涉及,只会取其中的一部分。
考试形式
根据考试的开放程度不同,可以分为以下三类:
- 闭卷考试 通常要求除必要的文具和工具(如计算器等)以外,不得携带任何纸质资料进入考场。
- 半开卷考试: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开卷,往往形式丰富,包括但不限于(以下均为作者本人遇到的真实案例):
- 只允许携带教材(或其他限定的课程材料);
- 只允许携带一张A4纸,纸上可抄写任意内容(俗称一纸开卷),部分课程允许打印;
- 允许携带任意张A4纸,但只能手抄;
- 前一半时间可查阅任意资料但不允许答题,后一半时间闭卷答题;
- 提前将考试题目内容原封不动透露给学生,考试时闭卷。
- 开卷考试
- 伪·开卷:可以携带任意纸质材料;
- 真·开卷:可以使用任意资料,甚至可以上网。
考试周
“考试周”是大学里学生集中进行考试的时间,分为期中考试周和期末考试周。浙江大学期中考试周安排在秋八周、冬一周、春八周、夏一周的周末,期末考试周安排在冬学期、夏学期结束后,通常持续10天左右。
学生考试周考试安排在选课时就已确定,可能安排考试的时间段有:08:00-10:00、10:30-12:30、14:00-16:00、18:30-20:30,部分课程可能会将期中考试安排在课上,将期末考试安排在最后一节课。学生只需在对应日期对应时间,到达指定地点参加考试即可。
考试周中无考试的时间相当于放假,可用于复(yù)习。最后一门期末考试结束后,学生可自由离校。